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9日 09:06
信息来源: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
浏览次数:
◎记者 丛军 通讯员 吕强 毕会战
行走在苘山大地,人们可以感受到火热的发展热潮:一排排厂房在大地上描绘出壮美的乐谱,一座座塔吊舞动出跳跃的音符,一台台机器奏响着美妙的和弦……
作为威海市小城镇建设十大示范镇之一的苘山,以“工业强镇”名扬齐鲁,现正按照“重新审视苘山、科学定位苘山、重点发展苘山”这一指示精神,高举“工业立镇”旗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择商选资向高端转向,引导优势产业集群膨胀,为工业新区全域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
“新时期提出了新要求,苘山要以全新的视野重新定位经济发展的格局、企业发展的目标,才能在‘转调创’大潮中继续勇立潮头。”苘山镇党委书记牛书华如是说。
“高精尖”产业项目加速达产
8月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与会人员来工业新区观摩。作为苘山镇正在建设中的“高精尖”项目,由美国500强企业佳顿集团投资7500万美元建设的开泰体育用品项目,被选入工业新区观摩点名单。
开泰体育用品项目于去年11月份动工,曾创造下一周内完成占地6万多平方米的项目一期土地平整工程的奇迹。该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前试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滑雪板、雪鞋等滑雪设备及其他相关附件,产品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好,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亿美元。
和开泰体育用品项目一样,在苘山镇,符合国家政策、拉动作用强、综合效益好的“高精尖”项目,已成为项目招商的风向标,也成为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工业是苘山经济的立身之本,工业经济‘转调创’的速度、成效,直接决定着苘山‘转调创’的成功与否。”牛书华认为,只有多引进高增长、高附加值的优质项目,使工业经济实现内涵式增长,才能助推整个苘山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基于这一理念,苘山不要投资规模小带动力弱的企业,不要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纳科重工、金运高科材料等一批优质高效项目成为其发展的新动力。其中,纳科重工项目是苘山镇立足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而引进的大项目之一,2011年年底开建,去年6月生产出样机。目前,该项目的液压油缸专利技术受到了国企中煤科工的关注,双方正在积极沟通,寻找合作发展途径。
“没有项目建设大突破,就不可能实现转型发展新跨越。苘山镇将以挑商选资为切入点,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壮大实体经济集群,在新一轮跨越发展中抢占先机。”牛书华说。
为实现项目引进高端化,苘山镇瞄准新材料、高端设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新信息、新能源等战略型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千方百计多引资,招大商”的总体思路,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同时加大对重点在谈项目的跟踪对接力度,谋划了一批重点产业和产业链条项目向外推介。
今年,苘山镇继续调度73个项目,着力推进8个在谈项目,重点跟进16个新开工项目,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同时成立三个招商组,分工负责,专门对接长三角及韩国招商,同时强化与深圳、上海、苏州3个驻点招商办公室的信息对接工作,抓住南方项目转移的有利时机,确保年内招引20个以上优质项目,并建立丰富的项目储备库,确保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骨干企业“链条式”膨胀扩张
“钻夹头产量和质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经济效益连续15年居全国钻夹头行业之首,国内50%以及国外40%的钻夹头,出自我们威达机械。”近日,威达机械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说,该公司目前已具备年产钻夹头5000多万只的生产能力,拥有四大系列230多种规格型号产品,共获得有效授权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39项,已发展成为“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全面发展”的多元化集团公司。
作为区域工业的未来和脊梁,骨干企业是加快“转调创”的引擎和旗帜。全市工业振兴大会提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实施产业培育计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今年以来,苘山镇以推动企业“链条式”膨胀为突破口,通过引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结合等举措,推动优势产业不断升级膨胀。
围绕威达机械、万丰集团、纳科重工三大骨干企业,苘山镇组成专门班子,靠上去促膨胀,促转型升级,同时加强产业链招商,计划利用5至8年的时间,引进配套企业200家以上发展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板块。
和威达机械一样,作为整车生产项目,纳科重工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能力,预计5年时间可带动100家配套企业入驻生产,形成重工机械产业链条;万丰集团针对市场需求对产品进行革新研发,大力投资建设更为先进的生产设备,新研发的7040塔式起重机性能参数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功面市的QTK20快装式塔机系列产品,正在不断延伸开发中。
围绕九跃车桥、泰源铸造、威鹰塑胶、佳赛体育等一批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苘山镇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切入点,研发引进新项目,引导企业研发技术、引进项目、开拓市场、跨越发展。针对全镇企业尤其是韩资企业较多的优势,苘山镇引导相关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快转型升级,切实将企业数量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其中特别引导乐扣、霸纳斯、永柏微电机等重点企业,加速膨胀发展和转型升级。
为构筑产业聚集平台,苘山镇提出了“二三五十”工程,依靠龙头企业,大力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带动整个产业的集聚,从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吸纳企业。最终实现,到“十二五”末,全镇打造2个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的企业、培育3个上市公司、扶持5个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的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均翻一番。
“一体化”前瞻思路四翼腾飞
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和城镇化要良性互动。新思路决定新出路,站在新的起点,按照“重新审视苘山、科学定位苘山、重点发展苘山”这一指示精神,苘山镇适时制定了新的发展思路:向县域经济规模看齐,向中心城区水准靠拢,勇当威海全域发展的排头兵。
经济发展,基础先行。近年来,苘山镇高标准推进城镇化配套建设,目前全镇上水、下水、供暖、供气都与威海市大管网进行了对接,在城区形成六纵十横城市主公路网。借助工业带动的人流、物流、商品流资源,苘山镇大力发展餐饮住宿、商住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并通过产业带动,迅速发展苘山的休闲经济、商贸经济、旅游经济等多种经济体。
“加快城镇化进程,不仅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发展动力,而且可以优化城市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牛书华说,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了苘山的对外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就业吸纳力。
今年以来,苘山镇通过强化镇区东部的福州路项目区、西部的二龙山项目区、南部的苘兴路(机电)项目区、北部的江苏西路项目区四翼科学布局发展,集中发展集群产业、新型材料产业、机械制造产业,使项目布局合理,膨胀发展。
作为现在苘山的龙头企业,威达机械在持续保持钻夹头生产全球老大的基础上,又在电力保护开关、压载水、环保脱硫脱硝、数控机床等领域实现了新作为;开泰体育用品明年有望实现销售收入10个亿,完成税收1.5个亿。
“苘山现在的产业结构内资、外资、三产各占三分之一,基本形成了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牛书华介绍说,目前,苘山共有大小企业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近30家,威达、乐扣、万丰、永柏等一批企业成为全区纳税或进出口龙头企业,还有开泰、纳科等一批企业即将进入纳税成熟期。
去年,苘山镇被列入威海市小城镇建设十大示范镇,成为威海全域发展节点之一 。“随着威海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快速南移,苘山的区位优势越来越明显。”牛书华信心满怀地表示,在全市一体化布局的发展战略中,苘山处于向南延伸一轴的核心节点位置,“打造威海工业第一镇”已成为苘山今后的战略定位。
在建项目风生水起,骨干企业加速膨胀,工业项目科学布局苘山,这座上世纪90 年代就诞生的“工业强镇”,正不断拓展“工业立镇”的深度和广度,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向着更加锦绣的前程矢志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