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时政要闻
浩荡南风起 奋进脚步疾——看我区如何推进双招双引新突破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4日 14:32

信息来源: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

浏览次数:

       南方考察学习归来后,为尽快将学习成果落实落地,我区立即行动起来,8月13日,全区双招双引专项会议召开,带着南方考察的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研究分析当前招商引资形势,深度结合临港区发展实际,对标查找问题、对症开出药方,推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咬定高质量双招双引 抓牢经济工作生命线

       在南方考察期间,大家深刻感受到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是打通发展脉络的生命线,通过反思差距,进一步强化了一个共识——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来支撑。
       “通过四天四地的考察,深刻地感受到在思想解放程度、工作方法创新等方面与南方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把商与资、才与智紧密融合,才能吸引一批规模大、带动强、贡献高的优质项目加速聚集,创造出新的活力和效率,裂变出巨大的新动能。”区商务局局长都基强说道。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高质量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落到实处?
       管委领导发挥层级高、资源多、渠道广、对接能力强等优势,主动担当,谋招商、抓招商;经济部门立足职能特点,抓资源、抓信息,指导全区专业领域的招商、负责对接专业的产业项目、分包专门的产业平台;镇办作为发展主阵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快促进在谈项目落地;管理和服务部门各司其职,在双招双引的每一个环节提供强有力保障。
       旌旗猎猎,鼓点锵锵,南来之风汇聚凝心之力。全区各部门单位将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双招双引“一盘棋”,更大力度凝聚同抓招商的共识、营造大抓招商的氛围,更多更好地把招商引资变成项目和产出,为区域发展创造高质量、可持续的循环生态。

 

对准靶向精准发力 开放引领再添新辉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比“众商云集”的南方地区,如何让我区聚焦优势、突破短板,成为新的招商“风口”?“精准”成为与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同频共振的最强音。
       精准发力,直抵靶心。迎着南来新风,我区进一步明确了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将招商引资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对外,围绕实施城市国际化、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突出欧美、突破对德,全力创建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对内,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强企、突破央企,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集聚集群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布局,临港区规划打造了碳纤维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创新经济产业园等一批特色突出、定位精准的产业园区。产业清晰、定位准确,这就需要更多更好的项目充实其中。大家一致认为,精准招商的关键就是把招商对象从面定位到点,点面结合、有的放矢,对准靶向重拳出击。
       精准出击要直指高端、优质、特色。目前全区重点在谈外资项目16个,德国MD电子线束项目、意大利水性涂层材料生产项目、美国非晶涂层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下步将全力跟进突破,加快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集优成势。重点在谈内资项目21个,力促中航制动“两中心一基地”、中国钢研非晶研究院及电机产业化等央企合作项目签约落地,为新材料产业再添新辉。同时,抓住山东省首届儒商大会等高端、国际活动平台的机会,做好借势、造势、成势的文章,通过抓项目、抓人才、抓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再结硕果。

 

强化“亩均论英雄” 助推更高质效持续发展

       不简单以规模定标准,更注重以“亩均论英雄”。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下,如何破解、优化土地、能源、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配置,让其发挥更大效益,一直是临港区摸索实践的重要课题。南方考察归来,“亩均论英雄”,这个破解难题的核心要义,在临港区形成广泛共识。
       “项目的投资有大有小、产业类型有工业有服务业,但归于一点,就是要在确保土地、环保、安全生产底线的基础上,消耗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点我们完全可借鉴长三角区域成熟的模板,立足实际、大力度以“亩均论英雄”推进双招双引。”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丛涛就南方考察学习作交流发言时说道。
       让更多“优等生”在要素资源配置上享受到“VIP”待遇,不再简单地以项目规模、产业类型算笼统账、眼前账,而是算亩均投资、亩均产出等精细账、长远账,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全区出现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
       在我区马夸特项目现场,5台塔吊和挖掘机正在“大展拳脚”,当前2.4万平米的车间及附属设施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今年进行一期机电安装,明年3月项目投产运营。
       这个仅仅占地75亩的德资项目——马夸特汽车系统及开关项目,亩均投入超700万元,亩均产值超3000万元,每平米车间造价超8000元,是一个典型的以亩均效益论英雄的德国工业4.0项目。
       强化“亩均论英雄”,重中之重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上档升级。临港区将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启动实施工业三年倍增计划,以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支持威达、威高、拓展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领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四强产业突破发展;同时发挥好国家级科技孵化器等平台作用,大力聚引科技型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产业基金的设立和引入,配套更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力活水,推动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筑好金巢引凤栖

       临港区“二次创业”,首先要对自身建设来一次大改革,对营商环境来一个大优化,对干部队伍来一个大提升。这其中,最为关键、最大保障就是体制机制创新。
       如何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没有后顾之忧?如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放眼南方,在营商环境打造、体制机制创新上,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我们把改革、创新、开放融入血液里、骨子里,全方位进行一个大突破、大提升。
       突破发展瓶颈,人才是关键。“当前,人才环境是影响我们引进高质量项目的重要因素,以德国项目为例,威海本地懂德语的高管和工程师太少,对我们对接德国企业产生一定阻碍。”区商务局局长都基强提出。
“我们可以组织和引进当地、外地优秀的人力资源和猎头公司,联合成立专业化服务平台,引进企业高管、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发挥最大的人才价值。还可以探索在商务局内设招商局,除承担商务局外资促进职能业务外,专司外资招商工作,这些长三角园区都有成熟的模板,稍加调整就可为我所用。”区党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丛涛对专业化招商团队建设有了初步设想。
       下一步,我区将结合获批全省开发区第三批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以招商工作为突破口,探索实行职员制和岗位绩效工资制,最大限度撬动人的“活力”。同时,按照省市部署,全方位、高质量做好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做好政务服务设施升级、流程再造、服务提升、队伍规范,打造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亮丽窗口。
       承接考察的强劲“南风”,我区将牢牢握住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既不忘工业初心,又与时俱进,以高质量的双招双引,撬动产业迈向高端化、集群化、国际化,全面掀开“二次创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