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管委信息公开>业务工作
    索引号 113710000043654104/2020-0253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临港区蔄山镇政府 内容分类 业务工作
    公开范围 面向社会 有效性/截止日期
    成文日期 2020-12-04 文号
党建引领创品牌,人才引进促振兴 ——蔄山镇乡村人才振兴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4日 13:23

信息来源:临港区蔄山镇政府

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蔄山镇党委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体系,确定了“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典型做法及典型人物事例、引进带动项目发展”的工作方案思路。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乡村人才振兴工作:

一是:蔄山镇培训中心结合本镇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乡村振兴专项培训方案,以所需产业为导向和载体,广泛引聚、培育、使用、服务人才,积极打造重点项目所需人才项目。

二是:指导各基层党支部积极引进在外能人。东许家村党支部立足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主动上门引进了本村在外能人许兵亭、本土企业家鞠洪鹏、省地矿局田庆会等人才,为东许家村未来发展设计长远规划,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

三是:努力培养本土后备人才。蔄山镇农村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的顽疾,因此重点在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役士兵、返乡大学生等群体中挖掘培养农村后备人才。引导这些年轻群体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为村民办好事、出谋划策,逐渐被群众接纳,成为今后村“两委”的后备人选。

四是: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入党。目前推选的后备人才中,党员25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10人,努力为农村打造一个好支部,培养一批好党员,建设一支好队伍。

一、突出打造典型人物事例,重点打造特色品牌

以一个人才带动一个产业,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地处北纬37度,世界七大葡萄酒海岸之一的胶东半岛,百年前就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葡萄酒庄园。大屋集团技术员何维华,国家一级酿酒师、园艺师,研究生期间主修大果树专业,曾在中粮集团工作4年,后自主创业,在蔄山镇创办拉漫葡萄庄园,深耕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10余年,成功培育出“漫香无核”新品种。拉漫人“深挖沟、广施有机肥”改良园区土壤,所有苗木均为法国专业(阿海威)葡萄苗木公司的优质脱毒嫁接苗。目前拉漫葡萄庄园建成1000亩葡萄标准示范园、300亩天然采摘百果园、400亩苗圃园、200亩果树园,流转了西马格、西刘章、东马格等村3000多亩土地和荒山,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110多万元。2014年,经过何维华潜心研究,拉漫葡萄酒品牌注册上市。在中国林交会上,拉漫葡萄酒系列获得了“金奖”、“银奖”等荣誉称号,酒品更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客户遍布北京、上海、深圳、长春、济南等20多个省内外城市;2019年,拉漫海悦干红、甜白葡萄酒成功入选威海首届威商大会指定用酒。自2014年以来,每年举办拉漫休闲主题葡萄文化节,每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先后获得"威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精品采摘园"等荣誉。拉漫庄园以发展旅游休闲主导产业为定位,以葡萄酒文化要素为中心,整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宜居、宜业、宜游、具有会议节庆、健康养生、休闲度假等主题活动的综合旅游景区。

鞠洪鹏,男,1973年1月生,山东威海人,中共党员,现任威海市威鹰芳香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威鹰塑胶有限公司、威海市秦权香草种植家庭农场总经理。2003年创业以来,他开拓进取,勇于拼搏,创新理念,使企业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为老产品量身定制设计商标、品牌,研发新材料产品,寻找科研院所合作研发,产品向消费领域开拓。拓展新领域引领新发展企业长远发展的规划不仅仅是老产品的升级换代,还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创新管理方式。于是,“威鹰玫瑰”这一新产品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玫瑰鲜花瓣、玫瑰干花瓣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威鹰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近年来,威鹰玫瑰发展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不断扩张,种植品种多样化,现威鹰已拥有中心育苗基地1个,辐射基地2个(已在山东的平阴建成一个占地20余亩和莱州建成一个占地30余亩的育苗基地),总占地1000余亩。发展农户大田推广已种植了5000亩,盘活土地流转,带动农民集体增收。玫瑰种植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的一条新路子,也是加快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发展的新方向,在短短几年的发展中,威鹰玫瑰以其特有的种植模式,优质的玫瑰品种,致力于打造专属的玫瑰市场,不仅为企业带来巨大效益,更是农民奔小康“魅力蔄山”的名片

二、重点挖掘宣传一批先进典型

蔄山镇近几年积极推选了大批乡村振兴的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极大的鼓舞了奋战在一线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截至目前,全镇共推选后备人才56名。以北申格村为例,现任村委会主任丛滨是培养的后备人才,曾在企业从事销售工作,本届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北申格村是省级贫困村。过去,为了扶持贫困户增收,引导村民广泛种植桑葚。但是,当村民辛苦培育出一片片桑园、树上结满果实时,却发现因为没有良好的销售渠道和宣传,桑葚不好卖,村民们的收入很难提高。丛滨就任后,发挥市场经验丰富,年轻有冲劲的特点,首先协助北申格村村委注册了“北申格牌桑葚”商标,改变 “价格战”恶性循环,打开了“本土特色品牌”的战略局面。其次,他积极联系家家悦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超市直接从农户手中收购桑葚,不但推广了品牌效应,更缓解了产品滞销的难题。目前,丛滨正带领部分桑葚种植大户试验桑叶茶和桑葚干的生产,延长桑葚种植产业的产业链。

蔡志强,山东省上善堂集团总经理,戎装已褪,风骨不改。退伍时,时任武警威海支队政委的蔡志强,原本可以在转业干部的计划安置中,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但他依然选择了自主择业,于2015年来到山东上善堂集团。二次就业的蔡志强,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执着、严谨与务实,不断推进企业发展,在上善堂光伏发电工作稳定推进后,又积极尝试光伏板下种植模式,以求达到创新发展。该项目总占地1700亩,带动各村村民及集体增收80万元,规划建设集“光伏发电、无公害农业种植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农光互补现代农业观光园。目前已建成全钢结构高效光伏农业大棚131个并完成水肥一体化工程,棚内种植不老莓、猕猴桃、蓝莓等有机经济作物。项目预计2020年全部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后,农作物年总产值可达7000万元,采摘、餐饮、垂钓、旅游观光年均收入预计可达670万元,日可接待游客2000人。可为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中心,有效吸纳项目周边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辐射带动周边各村,有力带动西武林村、么山村、新权村、大夼村等周边村民就业创业,实现村企联合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能迅速识别、筛选优秀人才,再通过镇党委重点培养帮扶,把优秀人才的知识、经验、眼光发挥到极致,以此培育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以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提升,为乡村人才振兴带来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