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00556727555N/2021-013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临港区经济发展局(应急管理局) | 内容分类 | 工作机构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
成文日期 | 2021-11-30 | 文号 |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11:10
信息来源:临港区经济发展局(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机构设置
联系电话 | 0631-5551889 | 电子邮箱 | lgqjfj@wh.shandong.cn |
办公时间 | 工作日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00 | ||
办公地址 | 威海市临港区江苏东路 | ||
机关职能 | (一)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统筹制定农村经济、工业和信息化、能源、高技术产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服务业等发展规划,牵头组织统一规划体系建设和实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协调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统筹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年度目标建议,负责全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预测、预警,提出对策建议。承担地区生产总值、投入产出等核算工作。组织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担大型普查的数据处理任务。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承担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各项工作任务。 (三)组织实施对全区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负责全区“四上”企业和基层统计站的基层基础建设。对统计数据的使用和提供进行管理、审核,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评估,负责统计数据发布和统计新闻宣传工作。 (四)统筹推进全区新旧动能转换、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产业集群培育、蓝色经济区建设。承担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监测分析与考核,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综合管理,承担有关省、市重点项目的培育和管理。负责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管理。 (五)研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协调产业结构的政策和建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承担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区经济体制改革责任,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组织拟订全区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有关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六)负责研究提出全区能源行业发展意见,统筹协调煤电油气安全生产管理与保障。协调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协调下达公益性、调节性等发用电量计划并实施。负责研究提出全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意见,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推进。 (七)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协调解决全区现代化工业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 (八)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管理。拟订并组织实施促进全区企业技术改造的有关政策,规划重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动全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加快全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协调推进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指导推进全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发展。 (九)负责全区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标准,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动员相关工作。 (十)统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拟订配套措施并协调落实。推进全区企业管理创新,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十一)牵头负责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各领域信用工作开展。 (十二)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协调、监督检查区有关部门和各镇办安全生产工作。统筹推进各级安全生产督查、考核,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综合工作,指导协调全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监督安全生产社会中介机构和安全评价工作。 (十三)负责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全区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贯彻执行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全区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全区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十四)负责建立全区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监测预警及灾情报告制度,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统一管理全区的地震综合防御工作,统筹协调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统一协调指挥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 (十五)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工作,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发展。推进化工园区优化升级,负责地炼产能整合和转型升级。 (十六)推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全区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十七)负责全区价格政策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负责价格评估、涉案涉纪涉税财物等价格认定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粮食考核。 (十八)负责对服务业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负责全区服务业重点项目管理。 (十九)完成区党工委、管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十)职能转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一次办好”改革的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的综合协调,进一步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二十一)有关职责分工。区经发局与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按《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执行。 |
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机构设置
内设机构 | |||
内设机构名称 | 办公室 | ||
负责人 | 张学进 | 办公电话 | 0631-5581913 |
机构职责 | 负责收文传阅、发文记录、督办协调、考勤考核、信息汇总、档案管理、机关党建、信息公开、会务接待、议题提报、值班安排、宣传、保密、后勤保障等机关日常运转工作。 | ||
内设机构名称 | 综合统计科 | ||
负责人 | 谭 杰 | 办公电话 | 0631-5581679 |
机构职责 | 提出主要经济指标年度目标,组织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负责全区宏观经济运行分析、预测、预警,提出对策建议。负责组织实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承担地区生产总值、投入产出等核算工作。汇总整理全区综合性统计资料,负责统计数据发布。配合统计执法“双随机”抽查制度,组织实施对全区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预防和严惩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负责对全区“四上”企业和基层统计站的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进行指导。维护和管理基本单位名录库,承担全区经济普查工作,承担全区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的数据处理任务。组织实施农业、畜禽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样本调查,配合国家统计局威海调查队完成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 | ||
内设机构名称 | 投资科 | ||
负责人 | 程 昱 | 办公电话 | 0631-5589981 |
机构职责 | 承担临港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职责。负责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产业集群培育、蓝色经济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负责新旧动能转换相关项目管理。承担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监测分析与考核。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负责省、市有关项目管理,承担项目建设调控资金管理相关工作。研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协调落实产业结构的政策和建议。组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学研联合,负责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平台建设。负责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管理。负责非上市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审核、上报以及存续期监管。组织拟订并实施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以及有关专项改革方案,参与研究并衔接有关部门的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承担有关内外资项目进口设备免税确认。负责研究提出全区能源行业发展意见,负责能源行业统计与预测预警,负责能源对外合作与交流,统筹协调煤电油气安全生产管理与保障。协调电力设施和电能保护,协调下达公益性、调节性等发用电量计划并实施。负责研究提出全区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意见,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推进。 | ||
内设机构名称 | 工业科 | ||
负责人 | 李秀艳 | 办公电话 | 0631-5581932 |
机构职责 | 负责编制全区工业和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综合分析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组织研究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负责监测分析全区工业和信息化运行态势,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负责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食品、医药、家电、轻工、纺织服装、盐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稀土等行业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行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负责全区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开发创新与推广。协调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军品指令性计划的实施,组织实施国防科技工业军转民规划,负责全区国防科技工业技术基础工作,实施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标准,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负责区内军民融合企业、项目的培育、认定、管理工作以及国民经济动员。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集群、产业园区(基地)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有关政策,负责全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技术改造管理。组织实施有关技术创新重大专项。负责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品牌战略。组织实施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推进行业质量工作。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组织实施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牵头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淘汰落后产能有关工作。承担促进服务型制造和工业设计相关工作,组织推进相关行业结构调整和产能置换工作。负责统筹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落实工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工业数字经济发展,指导企业上云。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负责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和瞪羚、独角兽企业。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培训规划和企业家队伍建设。负责组织实施工业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分析和提供有关调查统计数据。 | ||
内设机构名称 | 信用科 | ||
负责人 | 于亚文 | 办公电话 | 0631-5581866 |
机构职责 | 牵头负责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系、协调、引导各有关部门推动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落实。完善信用制度建设。负责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共享信息并实现信用核实查询。负责本局财务管理、预决算编制、日常单据报销、资产管理等工作。 | ||
内设机构名称 | 应急管理科 | ||
负责人 | 王慧斌 | 办公电话 | 0631-5589982 |
机构职责 | 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组织编制全区安全生产建设规划,起草有关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依法行使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职权,监督检查区有关部门和各镇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区安全生产督查、考核工作。负责全区安全生产的统计分析工作,通报有关情况。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指导协调全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承担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日常工作。指导全区应对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等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全区事故灾难和自然灾害分级应对制度。组织编制全区总体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类、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组织开展预案演练。建立全区统一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监测预警和灾情报告制度,依法统一发布灾情。统筹协调应急救援,负责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调配救灾物资,指导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工作。负责全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统计分析工作,通报有关情况。负责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工作,统筹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的科研、生产、销售、储存的管理工作。指导化工工业企业抓好安全工作,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承担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地炼产能整合和转型升级工作。推进化工园区优化升级,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 ||
内设机构名称 | 农业和社会科 | ||
负责人 | 丛晓阳 | 办公电话 | 0631-5581980 |
机构职责 | 研究提出全区农村经济、社会领域发展战略、体制改革以及有关政策建议,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发展问题。负责社会领域重大项目管理。组织拟订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政策措施并协调实施。负责粮食考核工作。负责全区价格收费监督,对乱收费行为进行治理整顿。负责涉及价格争议、价格违法行为举报案件的处置。承担全区价格评估、涉案涉纪涉税财物等价格认定的监督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全区人口普查和年度1%人口抽样调查、人才资源、劳动力、工资及科技、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企业创新等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统计数据。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农林牧渔业、农村基本情况、农村社区基本情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区域经济统计调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调查统计数据。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综合实力评价工作。对有关统计数据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组织指导有关专业统计基础工作,进行统计分析。负责供销社工作。 | ||
内设机构名称 | 服务业科 | ||
负责人 | 宋雨轩 | 办公电话 | 0631-5581618 |
机构职责 | 负责对有关服务业法律法规、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跟踪分析相关政策的影响和效果,研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研究提出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和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的政策措施。负责全区服务业发展与运行情况的调度与分析,研究提出调控措施和建议,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负责服务业发展绩效考核工作。负责全区服务业发展载体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国家、省、市服务业领域的政策、资金争取工作,负责服务业领域扶持资金的管理工作。协调服务业政策性贷款有关工作。负责全区服务业重点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组织协调服务业企业项目推介。负责组织实施全区服务业企业和事业单位、交通运输等服务业统计调查。负责全区房地产、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统计调查。负责有关统计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供。组织指导相关专业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