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000043654104/2021-003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临港区蔄山镇政府 | 内容分类 | 规划计划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
成文日期 | 2021-04-10 | 文号 |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0日 10:56
信息来源:临港区蔄山镇政府
浏览次数:
2021年,蔄山镇将坚持“产城蔄山·精致新城”发展思路,抓紧抓牢“产业化”“城市化”两大主线,明确发展定位,瞄准一流目标,持续攻坚突破,聚力打造“一圈两区三片”的城市发展格局,全面开创蔄山新城发展新局面。
一、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抢抓“双循环”战略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点抓好龙头膨胀、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等工作,力争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10%以上,4家企业实现“小升规”,推动镇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
(一)突出龙头引领,培育亿元企业领跑方阵。服务威达继续深耕智能制造领域,争当动能转换排头兵;拓展多领域合作模式,尽快与蔚来汽车达成合作意向,进军电动汽车换电装置全新领域,拓宽产业范围和产品目录,抢占新能源产品市场,奋力冲击30亿产值目标。引导开泰探索产销一体经营模式,扩大国内市场,以“双循环”提升抗风险能力,奋力冲击4亿产值目标。引导永柏微电机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线的自动化改造,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尽快扭转低迷局面,在全球电动马达领域实现“保三争二”,奋力冲击2亿目标。利东、奥东、威鹰塑胶、霸纳斯渔具、台基智能科技、赛威医疗6家企业冲击1亿产值目标。
(二)狠抓增强崛起,促进园区集聚发展。北部高新产业项目区,加快推进赛威医疗一次性医用真空采血管生产线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7月份投产,全部达产后新增产值1亿元;紧盯金达户外澳洲房车项目、高登房车项目尽快签约落地,项目总投资4亿元,规划占地200亩,预计2021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全部达产后预计新增产值10亿元。提前谋划北延战略,连片开发扬州路以东、福州路以西、江苏路以南、303省道以北产业带,面积约3000亩,逐步完善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用于承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发展前景好的重点项目,有力提升高新产业园区规模、效益。南部中小实体项目区,紧紧扭住台基电子产业园、土地盘活、项目建设三条主线,促进结构优化、集聚发展。重点打造台基电子产业园,形成“显示模组+智能小家电”的完整产业链条。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占地108亩,一期台基产业园项目预计1月份签约落地,2021年3月份开工建设,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产值4亿元;二期主要包括台基塑胶项目、台基新材料项目、博帝森电器项目,其中,台基塑胶项目落地投产后年销售可达1.2亿元;台基新材料项目落地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亿元;博帝森电器项目,目前正处在开发期和培育期;园区二期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7亿元,未来整个台基产业园年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重点做好土地盘活文章,利用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源,打造产业项目加速器,招引一批具有高发展潜力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正在跟进明伟数控机床生产项目,项目落地投产后产值可达5000万元。抓实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宏海猪栏生产出口项目、龙泽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冲浪板项目建设,预计2021年3月份投产,全部达产后可新增产值1亿元,不断形成集聚效应,增强经济实力。
(三)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涉企服务。配合区管委,高标准完成北部产业带的市政配套,计划为高新产业项目区利东、万丰等企业配套污水管网 9.4公里,为后期入驻项目提供完备的硬件配套服务;将中小实体项目区7家企业污水纳入市政管网,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充分发挥蔄山商会作用,定期组织联席会议、观摩学习、政策培训等活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引导各企业共享产业链上下游招商信息,借势再聚力招引一批配套好项目、大项目,为经济发展持续增能。上半年计划组织商会成员到马夸特开关、光威集团等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取长补短,借鉴提升。
二、扎实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打开精致建设全新局面。牢牢扭住“城市化”这一主线,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释放发展空间,刷新城市面貌,提升功能品质,重塑完整的城市格局。
(一)聚焦存量片区挖潜增效。坚持全局谋划、整体推进,潜心挖掘正气路以北、福州路以西、宜昌路以东的城市发展潜力,拓宽城市发展框架,激发发展活力。向西推进西蔄山村拆迁工程,计划2021年上半年完成拆迁协议签订,同步进行拆村躲迁,共计拆除民房411间,回迁安置面积69171平米,配套建设文体中心、绿化公园、水系景观、商业街区等功能板块,西拓拉开城市发展空间。向东推进永乐路小学、全民健身广场周边地块开发建设,可开发面积约176亩,高标准配套文化、商业等,东延对接中心区发展。向南实施“退二进三”战略,以泉州路项目区为重点,局部淘汰落后产能,明年计划拆除泉州路西、正气路南霸纳斯渔具、久映精工两处旧厂区,进行商住开发,进一步释放镇中心区发展潜力。适时推进东蔄山村、大草场村旧村拆迁工作,与南刘章村形成连片住宅区,推动城市面貌大改变,城市功能大提升。
(二)大刀阔斧破除城市发展顽疾。根据《蔄山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在区党工委、管委的大力支持下,计划总投资约3.1亿元,利用三年时间,有序推进37个小区综合改造。其中,2021年计划总投资8600万元,实施温阳一期、和阳花园、三城小区、温阳二期4个小区改造工作,涉及道路、墙面、停车位、电力、自来水、污水改造工程、安装充电桩、门禁等8个方面的改造工程;投资330万元,完成温阳一期、二期、三期、金阳花园、佳赛小区、福禄商住共6个小区的天然气配套建设,逐步破解影响群众生活、精致城市建设的“老大难”问题。
(三)持续推进基础配套有机更新。统筹推进特色街区建设、路网提档升级等项目建设,持续改善镇区面貌,提升功能品质。街区改造方面,计划投资1000万元,上半年完成乐福广场特色商业街区改造项目,重点以秦权历史文化为主题,实施规划停车位、青砖石立面改造、木质门头改造及绿化景观更新等工程,配套网红灯光秀,点亮夜经济,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路网配套方面,计划投资800万元,实施宜昌路南延工程,主要进行路基施工、排水、道路罩面、道路亮化等,预计5月份完工。投资200万元,对全长450米、宽9米的永泰路进行大修,主要进行沥青罩面、管网改造、道路亮化等,预计5月份完工。投资300万元,对正气路西刘章桥、草庙子至管山线Y052桥及道北店至新权桥,共3座桥梁进行加固改造,消除桥梁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预计5月份完工。投资200万元,在蔄山中学秦权路南侧增设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保障通行安全,预计5月份完工。紧随西蔄山旧村改造,同步实施威海路西通、武汉路北通等道路工程,拓展城市发展框架,缓解交通压力。
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协同发展。坚持“样板示范、梯次培育、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奋力开创蔄山镇乡村振兴全新局面,打造乡村振兴“蔄山样板”。
(一)以样板片区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一是做精做细南部片区,引导威鹰做深做细农旅项目,乘借花为媒民宿旅游的高人气和热度,围绕“三个节点”精心建设,对“三生六艺”研学基地提质扩面,打造西侧水系,与东侧水系交相呼应,就势硬化环水道路,打造环形水系观景长廊;创新民宿形式,建设别具特色的水上民宿,营造江南小桥流水的惬意生活;打造高点观景台,对园区山顶停车场进行多元化利用,建设集停车、休憩、演出、观景于一体的多功能区域,一览山下花海美景;提档升级园区入口,结合当前实际,融入休闲长廊、池塘、绿植等元素,打造游客集散中心,以花草、绿植进行道路点缀,串点成线,增“颜值”提“气质”,全面提升青泉谷薰衣草庄园的承载力、吸引力和游客体验感,让园区有特色,有看头。二是做大做强北部片区,以上善堂光伏农业观光园为中心,重点发展上善堂“城市后花园”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占地50亩科技阳光大棚,配套平整150亩土地进行作物种植,推进集种植、观光、科普、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投资3000万元,建设占地30亩休闲中心广场,配套新建农业主题景观和休闲设施,完善旅游配套功能区,加快“城市后花园”建设步伐,项目全部完工后,年均收入预计可达670万元,日可接待游客3000人。同时,以此为契机,利用游客资源红利,突出周边村的特色配套建设,发展农家乐等产业经济,进一步提质扩面,以特色产业引领乡镇振兴发展。三是做实做活西部片区。利用上善堂光伏农业观光园与进口花卉苗木繁育基地的连接地段的区位优势,先行以东杨格村400亩连片土地为试点,招引农业产业项目,激活东杨格、西杨格、道北店3个村共2千余亩土地资源。
(二)以村庄建设为重点,推动宜居乡村美出新高度。一方面,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50万元,重点做好大草场村污水管网试点建设,将大草场村污水并入市政污水管网,铺设污水管网6公里;投资80万元,推动北申格等10个村农村污水治理,切实改善村内环境与河道生态;投资18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东马格、西马格村自来水管网,解决因管道年久失修造成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对1200户进行清洁取暖改造,力争全镇改造率达到40%以上,助力农村绿色、安全、温暖过冬;同时,对二武林村村内道路进行提档升级,进一步补齐村庄基础设施短板,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突出环境整治提升。充分发挥“红色网格”作用,动员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人居环境进行大整改、大提升,每季度组织人居环境观摩评比活动,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三)以乡村善治为保障,推动乡风文明得到新提升。充分发挥信用建设“一抓就灵、满盘皆活”的作用,计划在全镇推广南申格等村的优秀经验,各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志愿活动,通过开垦信用“试验田”等方式补充信用基金,让志愿队伍有分可加、有物可换,激发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热情,力争实现30个村诚信体系全覆盖,让诚信深入人心,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
四、持续用力抓基础固基本,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坚强堡垒。立足农村、城市两大领域,打好基础、突破难点、培树亮点,进一步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以党建引领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严抓农村党建。将“两委”换届选举作为“头号工程”,持续开展“三访三查三到位”走访调研、谈心谈话工作,深入掌握选情、提前分析研判,确保按照上级要求扎实规范推进选举工作,力争全部实现“一肩挑”,尽可能实现交叉任职。东杨格村争创红色引擎示范点,改造提升活动场所,重点总结提炼村庄治理经验,并将治理经验放大、推广,示范带动农村党组织全面进步。
(二)大抓城市党建。完善党员进社区机制,组织党员和协会进社区报到,依托悦海电影院、城市书房等,开展红色观影、红色培训等活动,实现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试点推行“1+N+X”的模式,以福鼎社区为核心,统筹区域内的企业、学校、兽医站等N个党组织以及城市书房、老年协会等X个其他社会组织,建立“社区+商圈+商户”的党建综合体,实现社区、商铺、党员的有效互动。持续加大“两新”组织覆盖力度,将乐福广场及周边酒店、餐饮、城市书房、电影院等各领域的党员纳入统一管理,定期走访、分类帮扶,着力消除空白点和盲区,确保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
(三)狠抓监督执纪。常态化推进“透明村居”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阳光公开”监督在线平台电视端、手机客户端的覆盖面和使用率,将“炕头监督”升级为“全天候手头监督”;及时对小微权力清单进行动态更新,定期召开“阳光问廉”质询会,以问廉倒逼干部阳光透明办事。认真开展巡察整改工作,将巡察作为一次自我剖析、自我净化的机会,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查找症结所在,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分解落实目标责任,确保扎实有序开展整改工作。在执纪问责上下功夫,综合运用党内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对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