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10005567275391/2024-015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单位 | 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 内容分类 | 新闻发布会 |
公开范围 | 面向社会 | 有效性/截止日期 | |
成文日期 | 2024-11-19 | 文号 |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19日 08:56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11月14日,记者从临港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威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临港区草庙子镇、蔄山镇、汪疃镇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 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指引临港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城市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统筹全区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
区建设局四级专员李晓宏介绍,《规划》以2020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全国人口普查等数据为基础,科学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风险评估,为科学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空间战略奠定基础。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临港区紧扣“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这一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同时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精致城市·幸福临港”建设,开创产城融合新局面,成为全市产城融合发展先行区,加快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威海城市南延一体化,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产业新城区。
《规划》亮点十足,临港区明确底线约束,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顺序,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临港区规划从优化国土开发模式、提高国土开发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核心目标出发,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引领下,系统谋划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格局。同时,临港区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依托三大产业集群,不断强化交通枢纽效应,持续提升城镇公共服务、创新空间环境品质,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和镇域农产品加工,推动全区实现产业平台、区域交通、城市品质和特色资源协调发展。
与过去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比,此次《规划》编制不但能做到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加强规划与自然资源业务的全面贯通,还采取多部门、多层级联动方式编制,有效衔接和传导底线约束,保障各部门建设空间需求,平衡好底线约束与开发建设的关系,并且规划汇聚自然资源多源数据,全面摸清各类自然资源家底,形成底图底数。“我们还提出增量用地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项目及公益类设施用地、存量用地推动有机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预留战略性发展空间留白用地应对发展不确定性三类用地投放策略,促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与精确增长。”区建设局国土与规划管理科科长颜爱君说。
在《规划》实施保障方面,临港区建立规划目标导向机制,通过建立重大项目清单和制定近期行动计划来推动规划实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相关部门的重大项目充分衔接。
另外,本次《规划》将形成统一空间边界、统一土地用途、统一管控要素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支撑规划编制、实施、监测、预警,各类专项规划批准后一并纳入“一张图”实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规划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建立规划编制、审批、修改和实施监督全程留痕制度,支持自然资源执法督察,支持项目选址辅助决策,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规划》的颁布实施,为临港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李晓宏表示,将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常态化机制,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进行动态监测和及时预警,不断做出科学修正和动态维护,确保《规划》的高效、健康实施。相信在新《规划》的指导实施下,临港区将迎来全新发展格局,并为推动“精致城市·幸福临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