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临港大数据
临港区:以“数”赋能 乘云而上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2日 09:21

信息来源:威海工信

浏览次数: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从“大数据”到“云计算”,每一个热度词汇背后都蕴含着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临港区紧跟数字化浪潮,稳步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向“新”发展。

日常生活中,想要拆解一个发动机,得经过复杂的步骤,,才能将发动机从车身上取下。但在临港区台基科技产业园的虚拟仿真研创体验中心,只需要带上偏振式3D眼镜,就能让一台完全拟真的汽车发动机跃然眼前,轻松实现发动机的拆解、组合、标记、运转。

威海台基慧显光电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赵俊廷介绍,它是1:1的模型,包括里面的螺丝、皮带、弹簧等,做完爆炸图之后,所有的零件都会散开,要看哪个零件都可以完全呈现,并且是3D的效果,有一支触控笔可以360度旋转。

现在,这项技术的应用已经涵盖教育、医疗、建筑、交通领域,也帮助企业进一步实现产品的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

赵俊廷还说,将来考虑制作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刷新率更高,曲面的3D显示器产品,用他们的设备,将来让更多的2D软件在3D场景里应用,持续做数字化产品的拓展应用。

台基科技产业园在数字化领域的尝试,也是临港区培育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发展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为了让更多企业乘着数字经济的东风快速发展,临港区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园区提质、优势企业培育,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持续营造健康数字生态。

未来科创港也在这种数字生态的吸引下来到临港,通过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模式,提升临港区整体孵化服务能力,“吸纳”更多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落地。

北洋未来科创港总经理董永尧说,为在孵企业提供租金减免、财税、法务、知识产权、政策辅导等服务,帮助其快速发展;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我们会为它对接银行和投融资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威海敏捷智慧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嘉鸿说,之前害怕开发完之后只有个别的企业或者少数的企业来用。孵化团队给他们很好的助力作用,帮他们找到行业里面的专家,梳理业务方向和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有很多客户和合作伙伴就是专家实实在在帮忙对接。

去年10月未来科创港亮相临港,8个月的时间,孵化器已入驻17家企业,众创空间已注册落地12家科技企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领域。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企业聚集,一座数字化产业新高地正在临港区崛起。未来,临港区将持续在重点领域开展数字赋能,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传统制造方式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运营的自动化、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集成化。

临港区经济发展局五级专员程昱表示,进一步夯实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机制,企业智改数转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数字化治理能力大幅提高,数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将临港区打造成数字经济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