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图文新闻
【2024年高质量发展观察】临港区:坚持全域精致,打造精致城市临港样板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5日 08:48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文体盛会多姿多彩、惠民实事件件办到心坎上、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今年以来,临港区坚持以精致理念为引领,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城乡融化一体化发展,城乡发展内涵品质加速提升,“动感新城·最棒临港”城市品牌活力日益凸显。

叫响“动感新城·最棒临港”城市品牌

2024年9月18日晚,一台充分展现文化与传统、烟火与温情、收获与发展、家国与世界的2024山东卫视中秋晚会准时播出,当天成为“网络宠儿”,全网话题传播量4亿+,晚会直播观看600w+,全网热搜话题超73个。

晚会以“明月出东方”为主题,在威海临港区新芽广场实现录制,邀请海来阿木、弦子、郑云龙实力加盟,通过无人机表演、《最棒青春》《以国之名》等节目,创意呈现棒球运动、碳纤维产业、花饽饽、滑雪板、汪疃苹果等临港元素,更好地展现“动感新城·最棒临港”这一城市品牌。

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临港区紧紧围绕“动感新城·最棒临港”,不断挖掘城市特色,在文体娱乐、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展现出了不俗的成绩。

2024年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5组暨中国中学生棒球锦标赛(初中组)、2024年全国女子冰球锦标赛、2024年中国中学生摔跤精英赛暨U18世界中学生夏季运动会摔跤选拔赛……细数2024年全年,我区共组织棒垒球、足球、篮球、摔跤、柔道、网球、乒乓球等大型体育赛事30个,其中国际级3个、国家级13个、省级12个、市级2个。

如此高频率、大规模的赛事活动,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如何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临港区交出了一份“标准答案”——

通过创意十足、内涵丰富的“文旅+”“体旅+”项目,进一步推动文化、体育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季节限定”转变为“全年无休”的旅游体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旅游需求,在叫响“美、特、精”文旅品牌的同时,更为临港文旅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悉,2024年来威参赛运动员超万人,来威家长九千余人,拉动消费2400多万元。

今年国庆节,临港区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明海·归谷刷爆市民的朋友圈。

在传统露营地拥有的帐篷、烧烤、音乐等“标配”的基础上,作为我市首个融合多元生活元素的休闲旅游景区,明海·归谷变着花样邀请游客前来“安营扎寨”。“我们规划了三十多种休闲娱乐场景,在玛雅城堡里,我们将古玛雅文明的元素和主题,完全融入了大型高塔绳索攀爬项目,增强孩子在面对困难时的自信感。”明海·归谷负责人邹艳红说。国庆小长假期间,明海·归谷还不定期举办篝火晚会、烟花瀑布、燃力乐队等互动活动,让游客们享受一段难忘的田园时光。仅此一处,日均客流量近2000人,日日爆满。

国庆假期期间,太公缘农耕部落、青泉谷乐活农场、信蚨农蜜蜂园、上善堂光伏农业观光产业园、暮野星河·金井飞盘露营、明海·归谷等重点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超万人次,尤其是夜间文旅消费游客近300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30%。

2024年,临港区积极升级文旅产品、丰富旅游供给、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游客人数及旅游综合收入提升显著,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假日文旅品牌效应递进式放大。

古筝独奏、地方特色小品、民族舞蹈、传统戏曲……近期,蔄山镇三城社区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活动,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成为临港区文化惠民的生动写照。

以共建共享文化惠民成果为导向,临港区广泛开展送戏下乡演出、小戏小剧展演、公益创投、农村公益电影演出等惠民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全年不间断”,全年共开展瑜伽、绘画、舞蹈、书法等公益文化培训1199课时,阅读推广活动29场,完成“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送戏下乡演出156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42场,让百姓的生活更添“文化味儿”。

全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临港样版

在临港区这样一座产业新城,农村的风景也处处透露着“精致”:干净整洁的道路蜿蜒铺开,现代气息十足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笑意盈盈,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取快递都要去镇上,不仅路远,而且时间上也不自由,现在到村级物流配送点就能取件,方便多了。”自客货邮项目启动以来,临港区以汪疃镇为试点,构建起“区综合服务中心——镇物流服务站——村物流服务点”三级交邮联运网络,临港客货邮综合服务中心的运营工作步入正轨,有效打通了农村物流服务“最后一公里”,成功地打开了村民的致富路、幸福路。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临港旅游集散中心搭建了农产品电商平台,开展了深入田间地头的直播活动,带领大家感受农副产品生长、制作的全过程,提升农副产品发知名度,将更多的农产品送出农村。

在推动“客货邮”常态化运行的基础上,临港区依靠“客货邮”专线,安排公交车到各村进行农产品揽收,统一送到服务站,再由合作的快递公司发往超市或外地收购商,物流效率有效提高。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2024年是临港区苹果产业“丰收”的一年,区内先后承办了第八届中国苹果产业科技发展论坛、山东省老旧果园更新改造暨现代果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和2024年中国苹果产业品牌大会,倾力打造“汪疃苹果”品牌。

在2024年中国苹果产业品牌大会上,巴西“BRE2”苹果新品种苗木扩繁项目、“鲁丽”“威海金”苹果生鲜采购项目、黄胖子“威海金”苹果生鲜采购项目、祝果牌“威海金”苹果生鲜采购项目、鸿树林绿色果蔬生鲜采购项目等12个项目集中签约,临港区的苹果产业规模和品质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未来,“汪疃苹果”还将加快建设培育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苹果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苹果企业落户,鼓励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同时,临港区还将继续强化品牌建设,提升苹果产品的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合作机会,进一步优化苹果产业链条,全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转型升级。

不仅仅是苹果,葡萄、西瓜、花饽饽、草莓……近年来,临港区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昂首阔步,常态化举办西瓜文化节、葡萄文化旅游节等文旅活动,2024年共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进一步擦亮临港农旅特色品牌,有力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2024年,临港区逐步探索出“产业引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

实施年度投资1638万元的上善堂新农业科技生态循环项目,探索出“农光互补+有机农业+低碳循环+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在巩固提升金井黄山片区“一统领三赋能”试点成效的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其他6个片区“跨村联建”,实现“村庄抱团促发展、片区示范带全域”的融合发展格局;黄胖子、韩进、天海藏等农村电商企业加快膨胀发展,带动网络营业额增长30%以上,开启“特色农业+电商”的共富新模式……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临港区正以昂扬的斗志和不懈的努力,书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