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图文新闻
临港区构建多元养老模式,托起幸福“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14:20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养老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议题。近年来,临港区统筹养老机构、志愿者、第三方公司等多方力量,通过机构养老专业照护、社区养老丰富生活、居家养老兜底保障,构建起“三位一体”的多元养老服务体系,针对不同情况的“银发”群体,通过精准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将养老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位老人的眼前,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真正托起了幸福的“夕阳红”。

示范性老年公寓打造旅居胜地

在书法室挥毫泼墨、在舞蹈室学习手势舞、在健身房活动筋骨、在棋牌室“两军对垒”……近日,走进位于临港区的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老人们一早就开始了自己的“休闲时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在观澜国际养老公寓旅居养老,目前该养老公寓已经累计服务超过5万人次,更是有不少“回头客”。

今年90多岁的徐继善来自浙江宁波。从2017年开始,他每年夏天都要在这里住上几个月,每天练练字、唱唱歌、看看电视,日子过得轻松又惬意。“这里环境好、设施全,工作人员也特别贴心,就跟家里一样自在。”徐继善说,“这些年全国很多地方我都去住过,选来选去还是威海宜居,在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天南海北的朋友。”

据观澜国际养老公寓总经理刘蓉艳介绍,在日常服务中,公寓始终秉承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服务理念,为老人们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场景,同时,还会定期组织老人们开展周边游,通过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提升大家的归属感、满足感、幸福感。

“大姨,平时活动的时候注意不要过量。”“日常会感觉胸闷吗?”为了让老人们住得更安心,公寓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定期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老人们的各项身体数据会通过小程序实时推送到儿女的手机上,也能让他们的孩子密切关注到老人的身体状况。”刘蓉艳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老人们的养老体验,观澜国际养老公寓计划进行全面升级,构建自动监管平台,为老人提供定制化服务,并通过增设自动马桶、电动窗帘等设施设备,全方位提升老人们的居住舒适度,打造“智慧养老”新标杆。

社区养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社区养老同样是多元养老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近日,刚一走进草庙子镇林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就听到咿咿呀呀的唱戏声从活动室飘出。20余位老人围坐一堂,锣鼓、二胡等乐器奏响悠扬伴奏,台上话筒在手中依次传递,《红灯记》《武家坡》等经典戏曲选段轮番上演,每曲终了总能赢得满堂热烈的掌声。

这是临港区草庙子镇联谊戏曲协会每周的固定活动日,社区的老人们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66岁,经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唱唱戏、聊聊天,还会在春节、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下乡演出。

“社区特意给我们留出一个活动室,让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年生活更加丰富了。”草庙子镇联谊戏曲协会会长王贵义说。

这是林泉社区不断推动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的缩影。除了为热爱戏曲的老人提供活动空间外,社区还打造了室内书法室、乒乓球室、会议室等多功能活动场所,以满足老人们的多元化生活需求。

今年以来,林泉社区聚焦为老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升级,创新推出“社工+志愿”服务模式,整合专业社工资源与辖区志愿力量,组建“共享儿女志愿服务队”,发挥社工与志愿者的优势,为社区老年群体送去温暖与关怀。“对于独居老人,社工、网格员和志愿者会提供定期探望、生活协助等服务,还会帮助不熟悉智能设备的老人操作视频通话,让外地子女实时了解老人状态;对于孤寡老人,志愿者不仅提供生活照料,更承担‘亲情陪伴’角色,在生日、传统节日上门送祝福,帮助老人融入社区集体。”林泉社区负责人丛婷婷说。

同时,对于失能、半失能老人,志愿者会提供适配性照护服务,协助进食、翻身、清洁等基础生活照料。

“大叔,最近天气冷了,在家要注意保暖啊。”今年69岁的社区居民刘玉友因病行动不便。为了让他感受到社区的关怀,林泉社区网格员王金萍和社区志愿者经常到家中探望,帮助他进行家庭清洁、整理物品,并陪他聊天解闷,疏导情绪。

为了能够实现“需求有人应、困难有人解”,社区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建立了专属帮扶清单,详细记录他们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及特殊需求,提供精准帮扶。

从满足基本生活照料到关注精神需求,林泉社区的养老服务以老人需求为导向,不断朝着精细化、人性化迈进,让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更有品质、更有温度。

居家养老助力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大叔,这是上次你叫我跑腿买的东西,你看看对不对?”“对对对,就是这个,谢谢你啊。”近日,威海威高医疗健康有限公司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丛世纪来到草庙子镇西李家村村民马丹福家里,给他送来了“代购”的物品。


马丹福今年70岁,独自生活的他对自己打扫卫生、看病就医等事务感到力不从心。经过对他的生活状况进行评估后,临港区将其列入分散特困老人。

为了做好此类老人的养护工作,临港区社会事业局采用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与威海威高医疗健康有限公司的养老服务团队签订合同,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务,全方位提高特困供养人员照料服务水平。

同样享受分散供养服务的还有草庙子镇东宋家村宋文平、宋振香夫妻俩。“每次上门都给我们送饭、量血压,嘱咐得非常细,以前有点什么不舒服去医院一点都不方便,现在有什么毛病一查就知道了。过年过节还给我们鸡蛋、粽子,家里也有了人气儿,真的很感谢他们。”宋文平说。

目前,临港区共为400余名分散特困老人提供服务。“我们会根据老人行动能力进行‘一对一’评估,制定专属的服务方案,确保服务精准到个人。”威海威高医疗健康有限公司经理马泉峰说。

为了能够让供养服务落实到每一位老人的身上,威海威高医疗健康有限公司上线了“悦德霖”小程序,负责服务的工作人员需将血压数据、就餐照片、助洁照片等及时上传,方便监管人员随时查看服务进度和质量。

在提供专业养老服务的同时,威海威高医疗健康有限公司还对每一位分散特困老人进行细致的走访摸排,全面检查其饮食安全、用电安全及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并关注老人们的精神面貌。自2021年开展服务以来,累计完成了近45万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

在分散养老服务的推进过程中,临港区还注重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养老服务,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为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随着兜底服务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越来越多特困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临港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兜底服务体系,真正打通了养老的“最后一米”,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