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5日 08:56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近日,在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内,山东天弘质量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安全总监戚建文正与金威化学安全生产负责人一同检查光稳定剂生产线。静电跨接是否规范、管道接地是否可靠、防护设施是否到位……这些过去易被忽视的问题,如今在专家帮扶指导服务下无处遁形。
同一时间,金威化学会议室内,省级专家正仔细翻阅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逐页核对工艺图纸细节,这些书面材料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生产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在戚建文看来,风险管控重在“关口前移”,帮企业识别风险、分级管控、补齐培训短板,才是治本之策。
目前,临港区现有16家化工、医药生产企业,作为监管重点,我区持续引入省级专家团队开展帮扶。上半年,全区专家35人次深入企业,排查隐患750余条,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专家每年都来,帮我们排查不少盲区,让安全管理更加完备。”威海金威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总监丛晓明说。更让丛晓明踏实的是,公司给员工制定了培训的硬性指标,年度安全课新员工要上满72小时、老员工要上满24小时,让违规操作率大幅下降,提升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不仅如此,金威化学还推进“三化”改造工作,新建光稳定剂生产线高危工序实现自动化操作,作业场所不设固定岗位,只有1人巡检。
前不久,在威海江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临港区2025年自然灾害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举行。“演练不是走过场,为保障安全生产,我们实施了多项综合措施,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法定代表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员工的核心职责,确保层层落实责任。”威海江源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孙玉飞说,企业还加强隐患排查与安全检查,定期组织现场检查,识别并治理潜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现如今,临港区的安全网正越织越密,临港区划出252个网格,构建“全链条、全覆盖、全过程”责任体系;我区为302台流动焊机加装智慧报警装置,634名焊工信息纳入平台实时预警;为471处有限空间设置电子围栏与语音提示,高风险点位实行人脸识别管控;通过无人机巡查,排查风险隐患,确保闲置厂房无监管死角。
网格化让责任直抵末梢,智慧化让隐患无处藏身。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区将推动安全治理向纵深突破,以化工园区整治提升为牵引,系统重构空间规划与产业布局,厘清部门职责边界,破解多头管理难题;加速‘平战转换’机制落地,整合社会力量,打造‘15分钟应急救援圈’,实现预警处置全流程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