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图文新闻
矩侨工业:开新局 破“柔”题!“织”出传感器行业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7日 10:09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7月3日,在威海矩侨工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矩侨工业”)生产车间内,3条自动化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一卷卷特殊的纤维材料经过精密设备的编织处理,变身为具有敏锐“触觉”的柔性纤维传感器。这依赖于矩侨工业提出了一个全球独创的概念“纤维本身就是传感器”。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示了“2024年度留学人员来鲁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拟资助企业名单”,矩侨工业凭借其“基于纤维材料的机器人先进触觉传感器研发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省仅有的五个重点类支持项目之一。

走进矩侨工业的展厅,明星产品“Care+智护监测垫”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工作人员躺下的瞬间,一旁的大屏幕实时生成了一幅动态的“人体压力分布图”。由1024个高灵敏度传感点构成的矩阵,清晰显示着背部、臀部、腿部及脚后跟等全身各部位与监测垫的接触情况,不同压力程度以鲜明的色彩区分。

“传统护理中,压疮预防主要依赖护工定时翻身,存在主观性和滞后性。”矩侨工业运营总监陈安笑介绍,这款监测垫结合了实时压力监测与AI护理跟踪系统,可持续捕捉受压数据,及时预警高风险区域,指导科学护理,最终实现临床褥疮风险降低75%。

针对半失能老人,这款监测垫可实现老人在床状态的实时提醒,如坐起提醒、离床提醒及坠床风险提醒,紧急情况下还可以拍打床垫发出紧急SOS呼救。与此同时,该产品衍生功能还包括全身压力实时监测、呼吸体动等体征监测、离床过久提醒,甚至能捕捉特殊体动趋势,为判断脑卒中潜在风险提供早期线索。

这项突破性技术的背后,是矩侨工业创始人及CEO张景淇留学归来后,与研发团队共同对传统传感器技术的大胆解构与重构,自主研发了第四代纤维电阻式柔性纤维传感器。“我们摒弃了常见的‘三明治’薄膜结构,创新性地将弹性导电纤维与压力传感纤维精密编织,形成独特的多层网状结构。”张景淇说。

不同于市面上其他柔性压力传感器,材料上的创新使柔性纤维传感器具备超高柔性,可死折,最小折叠半径小于0.1毫米,同时拥有超高弹性和拉伸度,长期使用后仍能自动回弹,无需校准,织物传感器还具有透气舒适、亲肤柔型的特点,能够像衣物一样适配各类场景。

现如今,产品的独特性吸引了行业龙头企业的青睐,自2024年6月正式投产以来,矩侨工业3条产线开足马力,投产第一年产值已近千万元,目前订单排期直至10月份。

陈安笑(右)与研发人员商讨最新实验成果

生产工艺的革新更是量产的关键。来鲁创业后,团队通过改造设备、优化材料配方和创新工艺,将生产良品率从实验室阶段的10%提升至工业化量产级的95%,生产效率提高120%,成本则大幅降低80%。这些数字,铺就了创新技术走向广阔市场的基石。

目前,公司已手握8项专利,研发实验室正聚焦应用端持续发力,今年预计新增专利至少15项。“得益于成熟工艺和快速响应能力,我们最快24小时即可完成客户的产品定制需求。”陈安笑表示。

今年以来,矩侨工业多领域开花,不止于医疗康养,机器人电子皮肤、精密测量、汽车自适应座椅、智能家具、智能穿戴等多个新兴领域正全面铺开。

在机器人电子皮肤领域,矩侨工业已发布覆盖灵巧手手套、足底鞋垫、躯干触觉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皮肤”,引起行业震动。这项赋予机器人细腻触觉感知能力的技术,已与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松延动力等行业头部企业达成试产或样件开发协议,这也是纤维织物材料首次大面积应用于机器人电子皮肤。在汽车领域,其开发的姿势座椅压力传感器,正与国内头部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商紧密合作,今年有望实现量产供货。

“今年的目标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年产纤维传感器20万片。下半年预计新上5条生产线,扩大产能。”展望未来,陈安笑信心满满。

下一步,区科技创新局将聚焦企业需求,实施精准扶持,不断提升企业对政策熟悉度,提高企业对研发、创新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及时、合规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将整合区内智能制造产业资源和高校人才力量,探索优势互补,助力企业攻关关键技术,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