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09:17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这个盛夏,走进临港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个个项目以“满格”状态全速推进,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企业当“红娘”,项目落地找“拍档”
7月7日,在海维电子科技(威海)有限公司工业辐照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现场,开工一个多月来,各个施工环节有序推进,基础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项目投资方是上海鑫海维有限公司,项目主要为医疗器械、食品等领域产品提供辐照消毒服务,能够填补临港区辐照加工领域的空白,力争打造国内最先进的工业辐照中心。
项目的落户得益于一场“以商招商”。
位于临港区的威海赛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医用一次性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进行辐照消毒。项目落地之前,公司的产品工业辐照环节全部在上海鑫海维有限公司的分基地完成,每天的运输成本都在上千元。
“要不要在临港区新建一个辐照中心?”这样的想法在双方心中逐渐成形。
于是,在赛威医疗的“牵线搭桥”下,上海鑫海维有限公司同临港区商务局取得联系,双方一拍即合。经过多次地块考察,最终,海维电子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成功落户临港。
“我们在临港区本来就有几十家客户,这次我们考察了临港的区位优势,除了能够辐射到临港区全域外,还能够辐射到烟台的部分地区,对我们开拓新的市场有非常大的意义。”海维电子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健说。
项目顺利落户既是企业的期望,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全程服务。
作为一家二类放射源企业,海维电子科技(威海)有限公司的环评手续必须得到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的审批,区商务局就联合区环保部门跑手续、催进度,原本需要四、五个月的审批流程,在3个月内就成功完成了。“我们充分考虑到企业需要的交通便利、场地开阔等实际需求,拿出了最佳地块开展项目建设,顺利拿到所有手续,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开工。”区商务局产业合作三科四级主管周艳说。
眼下,海维电子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正在抢抓施工“黄金期”,以最快的速度开展项目建设,引进2台DZ20KW/10MEV直线电子加速器、1台DD2MEV/100KW高频高压型电子加速器等设备,准备年内完成项目建设和设备调试,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辐照中心。
此次项目落地是临港区“以商招商”和“店小二服务”的生动写照。作为地区企业配套设施的关键环节,辐照中心能为全区后续的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一个有力的吸引因素,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三产融合“补短板”,苹果产业链再强健
眼下,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汪疃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项目现场,车辆穿梭运送施工材料,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车间钢结构已经清晰可见,处处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研发车间单体基础及主体框架全部施工完成,分拣车间和孵化中心基础已经完成,预计今年9月底能够完成研发车间文化展示部分建设和分拣车间分拣线设备的安装调试。”汪疃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徐伟华说。
今年以来,临港区以现代苹果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为抓手,扎实推进现代苹果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在“三产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深耕细作,助力汪疃苹果打造中国现代苹果“第一品牌”,汪疃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项目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建设集苹果智能分拣、冷藏仓储、二产加工、仓库直播、种苗销售为一体的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成为当前最具前沿智能化的苹果分选中心。
“项目将引进全市首个双通道苹果智能分拣品控系统,新上4条智能苹果分选线,能够对苹果的大小、含糖量、损伤等进行全面的筛选和评判,年可分选苹果2万吨,通过分级分价,均价每公斤能够提高1-2元,大大增加苹果产业的销售收入。”区社会事业局农业农村科副科长杜军辉说。
值得注意的是,汪疃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项目单独开辟30亩的露天比对园,目前已经完成苗木栽植,共有威海金、故事、瑞香红、瑞雪、英妃等14个品种1950棵苹果苗木,打造名副其实的“苹果硅谷”。
为了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汪疃苹果”品牌,汪疃苹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项目还设置了“现代苹果展厅”,充分挖掘现代苹果品牌价值,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对临港区苹果产业发展历史、苹果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科普介绍,也为未来的苹果从业者提供一个研学观摩的平台。
项目建成后,能够与方圆1公里内的樱聚缘、黄胖子威海金分拣中心“联手”,苹果储藏总容量能够超过2万吨,通道分拣苹果能达到每天200吨,形成“培育种植、果品仓储、分拣分选、冻干加工、销售推广”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为山东半岛苹果产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奋进当“夏”,实干为先。临港区以项目建设为核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蓄发展动能,一系列项目的加速推进,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接下来,临港区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加速推进项目早日落地、投产、达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