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1日 11:11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9月20日,第三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在临港区启幕,首批山东省未来产业加速园——威海临港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揭牌。来自全国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院士专家、企业代表等5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共促产业协同。
高水平开放:再赴一场高性能纤维之约
2023年,首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山东省碳纤维产业链推进大会上,“中国碳纤维基地”落户临港区;2024年,第二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全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上,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碳纤维)现场揭牌;今年今日,第三届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会议暨产业链融链固链对接交流活动再次落子临港区。
这一现象背后蕴含着深层次的产业逻辑和发展考量。
连续三届参会,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部长张顺对大会的成长与实效感触尤深。“第一届更侧重学术交流,随着行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第二届、第三届不仅增设了展位,更强化了产业链各环节的衔接——这让大会从侧重科研探讨,一步步走向工程化落地、产业化协同,能更精准地服务产业发展需求。”张顺说。
作为行业发展的“链主”企业,拓展纤维正积极从材料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通过会议,拓展纤维与上下游伙伴沟通更顺畅了,协同创新的方向更明确了,也见证了威海临港从“产业集聚”到“生态成型”的跨越。
三届会议的连续举办,既是临港区产业集聚效应的直接体现,也是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彰显。
会上,首批山东省未来产业加速园——威海临港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揭牌,成为全场焦点。这不仅是一个载体的落地,更是“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起点。
园区以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为主导产业,以低空经济为辅助产业,已成功招引碳纤维产业链企业27家、汇聚25家高端科研平台。
“亲眼见证临港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未来产业加速园揭牌,我格外振奋。未来产业本就代表国家发展方向,临港率先建成这个加速园,无疑为行业树起了旗帜性标杆。研究院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技术落地转化,助力园区发挥产业旗帜作用,为高性能纤维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朱波表示。
高效能协同:共促产业链融通创新
主题报告环节,院士专家的分享为行业发展点亮明灯。从不同维度展现了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科技的无穷魅力与无限可能,会场内掌声阵阵,思维的火花在不断碰撞。
会议期间,8场平行对接会同步举行,聚焦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专题领域,学者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科研与产业深度对接,搭建起产业链“精准牵手”的舞台。
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专场,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负责人贾晓龙穿梭于会场,一边与企业代表交流技术需求,一边记录产业实际应用。
“这次参会最大的触动,是看到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的衔接越来越紧密。以往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到这里能找到落地的方向。”贾晓龙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基础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得到突破,这也为高校深入研究复合材料可持续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了支撑。
贾晓龙表示:“临港区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后续将在原有‘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打造专业实践基地,让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外地企业也在这场盛会中寻觅到机遇。合肥戎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峻松全程专注,从主题报告到参观展厅,笔记本上记满了要点,亲身感受到了这场行业盛会的独特魅力。
“此次参会深切感受到威海临港高性能纤维产业的集聚活力与协同氛围。威海已经形成了从原丝-复合材料-制品-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这种产业集聚效应对我们很有吸引力。”丁峻松说。
作为一家专注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三维织物预制体研发制造的企业,合肥戎邦既从大会中把握了行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也初步对接了潜在合作伙伴。未来希望以展会为纽带,深化产业链协作,结合区域产业特色拓宽市场,为企业发展寻得新空间。
高端化发展:共筑产业发展高地
展厅是另一场创新成果的“阅兵场”。
40家产业链企业携核心成果亮相,参会者循着展品足迹穿梭其间,一件件轻量化、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制品,直接勾勒出行业技术实力的新图景,成为了现场洽谈合作的“金色名片”,也让临港的产业底色愈发鲜明。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结构验证件表面的精密纹路清晰可见,工作人员介绍其适配专业领域的严苛标准;熟悉的光威渔具陈列其间,碳纤维钓竿的坚韧质感引不少钓鱼爱好者驻足触摸。科泰克(山东)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的储氢瓶尤为吸睛,通体采用复合材料制成,能耐受高压环境,为氢能源存储提供安全解决方案。威海庚鑫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碳纤维一体式驾驶舱、无人机亮眼陈列,特种车辆的结构件及覆盖件前围满参会者,大家俯身仔细询问,其轻量化优势成为现场讨论的热点。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参加碳纤维大会了,效果一年比一年好!相比前两届,今年我们带来的产品在强度和轻量化上又有新突破,能满足房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需求。”在庚鑫复材的展位前,威海庚鑫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栾作光欣喜地告诉记者。
作为临港区的本土企业,庚鑫复材可以说是看着大会一年年办大、办强。当问及三届大会的变化时,栾作光感慨地说:“最大的感受是大会越来越国际化、专业化和实效化。第一届我们主要是展示产品,第二届开始有了一些合作意向,到这一届,我们已经能够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深度对接,探讨联合技术攻关了。”在他看来,大会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集技术交流、产业合作、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生态。
盛会虽将落幕,但协同创新的种子已在威海临港生根发芽。这场跨越产学研的对话,不仅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勾勒了发展蓝图,更让威海临港成为行业瞩目的“创新高地”。正如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长、大会主席俞建勇所言:“作为深度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次会议有力地推动了纤维材料及应用的高性能化、低成本化、智能化及精细化创新发展,威海临港将锻造‘应用链’,拓展产业价值空间,绘就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的壮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