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 10:30
信息来源:临港区党政办公室
浏览次数: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9月21日,2025零碳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洪堡零碳论坛在威海临港区举行,论坛以“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共创零碳园区未来”为主题,吸引了300余名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及国际组织的代表,与会顶尖专家通过主旨演讲、成果发布、战略签约等形式,分享全球零碳技术前沿动态及产业实践案例,剖析零碳园区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探讨高质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中国方案。
新成果、新项目,为零碳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2025年中国低碳领跑者油气企业案例遴选结果、《零碳园区——通向零碳未来的油气实践》、2024-2025年度系列蓝皮书成果推介(光伏产业&低碳经济&油气产业&成品油与新能源)、《“科技+全域零碳”行动方案》……此次大会上,四大研究成果重磅发布,让在场的专家学者倍感振奋,也更加坚定了携手推进绿色转型的信心。零碳园区建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和关键抓手。“此次成果的发布,对零碳园区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能够给想做、想干的城市和企业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说。
会上,中国国际零碳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国际零碳试验班开班运行,同时零碳应用人才培养虚拟教研室启动建设,将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零碳专业人才,为推动零碳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构建绿色产业生态需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发力。
在大会签约环节,威海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零碳园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洪堡国际零碳产业基金成立暨签约仪式同步举行,成功推动零碳园区建设运营领域的合作迈出坚实一步。
“临港区起步早、成果多,已经引进了‘绿电’、能源管理系统等先进做法,打造了威海零碳城市建设赋能中心,走在了全国零碳园区建设的前沿,下一步可以朝着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路径发展,逐渐成长为可复制、可推广的‘临港样板’。”洪堡零碳论坛联席秘书长、北京济宁博士联盟秘书长胡昌全说。
中国洪堡国际零碳产业基金的成立是本届论坛重要成果之一,标志着零碳领域“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为零碳产业发展注入了金融活水。
这支基金汇聚了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形成规模化投资力量,能够为零碳园区建设、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等零碳科技产业领域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基金示范效应,能够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关注绿色产业,壮大零碳产业资金池。“基金将采取‘产业投资联盟’形式运作,联合多家投资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将国外好的技术实践引入国内落地,更会助力更多中国零碳品牌‘走出国门’,服务国际社会。”北京洪堡峰和资本合伙人宋克清说。
国际“对话”一直都是洪堡零碳论坛的重要亮点,通过凝聚中外学界业界顶尖力量,围绕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打造零碳城市(园区)。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德国联邦“未来能源”专家委员会主席吕安迪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多次参加洪堡零碳论坛,认为这种跨国界、跨领域的对话机制对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能源转型情况不一,所以我们能在对方身上学习到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德国的退煤减碳和中国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都是有可借鉴意义的,能够丰富新能源体系,将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吕安迪说。
新角度、新思路,为零碳未来校准路线图
一系列新成果、新项目的落地,为零碳发展筑牢了实践基础;而论坛上碰撞出的新角度、新思路,则进一步为零碳未来校准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大会主旨演讲环节,5位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政策、国际趋势、技术应用、产业生态等关键议题,分享前沿思考与实践经验,助推全球碳中和进程提速,为参会人员贡献了一场“思想盛宴”。
专家们一致认为,在“双碳”目标引领与全球气候治理深化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产业转型、区域升级与国际合作中的重要议题。
此次大会设置了3场平行研讨会,分别以零碳园区技术路径、零碳园区产业(绿色金融路径)、零碳应用人才培养与趋势为主题,深入探究零碳能源系统转型经验、绿色金融工具支持零碳园区实践、产教融合培养零碳人才实践与趋势等议题,通过案例分享与对话,为零碳发展拓宽思路。
零碳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推进。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围绕“零碳园区投资、建设、运营”展开多维度的深入探讨,从国际经验到本土实践,从政策设计到技术落地,从园区规划到运营管理,共同探讨零碳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挑战。
成果带动机遇。此次大会同样为零碳园区建设相关企业也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线与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作为临港区本地的企业,此次大会成功拓宽了视野,我们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区零碳园区建设,更好地打开国际市场,推动公司的健康发展。”威海迪尚华绮毛纺织有限公司设备工程处处长陈奎说。
作为论坛举办地,威海临港区是山东省唯一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的区域,也是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近年来,临港区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双碳”战略,更加突出新质引领、绿色托底,更加注重产城融合、城乡统筹,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
“临港区具备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产业基础和前期实践经验,搭建了众多零碳应用场景,此外,临港区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进一步开展更多创新探索,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潘家华说。
会后,与会人员深入威海零碳城市建设赋能中心、威海碳纤维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地进行现场考察,实地了解临港区在零碳园区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